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杨璐
编者按:为集中展现山东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高质量发展工作成效,讲好人大故事,近日,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组织中央驻鲁和省直有关新闻媒体,赴威海、烟台、滨州等地开展集中采访活动。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推出“人大履职创新”专题报道,挖掘和展现山东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创新和探索。
公共财政取之于民,更要用之于民、造福于民,为百姓看好“钱袋子”,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定职责。预算审查监督是人大监督的重要方面,如何让监督“长出牙齿”?
作为山东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的基层联系点,乳山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实践预算监督新方式,探索“全程监督问效制”工作法,围绕民生实事项目、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等重点领域,把充分准备、精准监督、跟踪问效、效果评价等各个环节有机链接起来,变被动式事后监督为主动式全过程监督,推动预算监督由程序性监督向实质性监督转变,进一步提升人大监督的实效。
砂石开发由乱到治,推动国有资源资产优势整合
乳山市地处胶东半岛,境内砂石资源种类分布广泛,丰富的砂石资源同样也带来监管难题。
“为解决以往砂石资源管理粗放、经营混乱的问题,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与支持下,我们按照调查摸底、开发决策、经营管理和效益评价四个阶段,进一步理清监管内容、监管重点,将砂石生产开发、运输销售、生态治理全过程纳入统一动态管理,实现全市砂石资源从产生到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全流程监督管理,有效规范砂石行业运营秩序。”乳山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于晓杰说。
守护好国有资产资源,是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重要内容之一。乳山市创新出台《关于对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进行全程监督问效的实施方案》,以砂石、海洋、港口等国有资源资产管理为切入点,按照调查摸底、开发决策、经营管理和效益评价四个阶段,进行全程监督问效,明确监督问效评价内容,建立健全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国有资源资产优势整合,深化砂石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乳山市成立金岭自然资源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将全市工程领域内产出的砂石资源全部纳入统一监管范围,既有效规范砂石资源开发利用,促进了砂石资源收益最大化,又保障了重点项目建设进度。
“我们不断创新砂石资源运营模式,持续完善和升级砂石资源智慧运营平台,上线互联网客商交易功能,实现砂石产品的线上竞价交易、线上车辆审批和货物交割,有效遏制砂石资源的无序开发、低效开发、过度开发,提高砂石资源处置和交易效率。”金岭公司负责人隋海滨介绍说。
乳山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辐射“青烟威”三市广阔腹地,主营业务为金属矿石、非金属矿石、煤炭、水泥、风电大件、海工装备等装卸业务。“近年来,通过实施国有资源资产预算审查监督,有效规范了港口资源开发利用,打造陆域和海域的交通枢纽,推动港口与陆地、海洋资源整合、协同发展,实现各类国有资源资产利用最大化。”乳山市恒泰交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勇晓杰说。
全程监督问效,修复受损滨海湿地生态系统
7月,炎炎夏日,在乳山市月亮湾休闲公园,沿着海岸线生态步道前行,不时可看到散步、慢跑的市民游客,不远处的童趣乐园传来阵阵嬉笑声,傍晚的时候这里会有演出活动,玩累了还能到美食街吃美食。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个让人流连忘返的“网红打卡地”,从前却是一片“荒滩”。
“这里之前是渔民养殖作业区,既不美观,味道还特别大。经过政府这几年的整治修复,现在已经建成了休闲公园,为银滩居民日常休闲娱乐提供了好去处,大大提升了生活品质,我打心底里感到高兴和满足。”家住附近的碧海苑小区居民宋星彦说。
乳山市拥有199公里海岸线,海岸带修复工程是市政府重点项目,也是乳山市人大常委会全程监督问效的重点内容。
“为保护好岸线资源,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全程监督问效制意见要求,主动接受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评价的全口径、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高标准完成投资6.9亿元的4项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修复岸线超21公里、近海湿地面积千余公顷,逐步恢复受损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全面增强岸滩稳定性和防灾减灾能力,有效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乳山市海洋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高胜欣说。
近年来,乳山市着力加强对海岸带修复工程预算资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督,进一步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截至目前,完成投资2.3亿元的和尚洞至浪暖口岸段修复整治工程,投资4.6亿元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全面构建起“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的黄金海岸线。
乳山市人大代表、山东北斗星辰律师事务所主任宋利民全程参与了监督海岸带修复工程。“作为人大代表,持续开展调查研究,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反映,并向群众反馈办理情况,进一步擦亮了乳山的蔚蓝底色。”
预算监督延伸触角 打开“民意窗”
“在家门口就能让孩子上优质公办幼儿园,彻底解决了家长的接送难题。环境敞亮又有童趣,设施设备安全大气,老师也很专业,我们家长很安心。”西环路幼儿园学生家长焉妮开心地说。谈起学前教育,拥有二娃的焉女士可谓是近几年乳山市学前教育环境大变样的见证者。
为缓解城区幼儿“入公办园难”,乳山市政府累计投资2.1亿元,新建西环路幼儿园、海峰街幼儿园、松山路幼儿园、光明街幼儿园4所幼儿园,实现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93.1%。
“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是市政府在全市人民代表大会上承诺的民生实事项目。”乳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厚强介绍说,作为承办部门,持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主动邀请人大代表围绕项目进度、资金绩效、项目质量、产生效益等方面进行监督问效,确保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高质量推进。
乳山市人大常委会从群众所盼所愿的民生实事项目入手,创新推行项目征集由人大代表决定、项目实施由人大代表监督、项目成效由人大代表评判的“全程监督问效制”工作法,进一步拓展了预算执行监督广度和深度。
作为乳山市人大代表,乳山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马胜云参与了民生实事项目全程监督问效。“学生开学时住进新宿舍,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充分肯定。”他以乳山一中校舍加固工程为例,乳山市人大常委会在实地监督建议办理过程中,了解到乳山一中宿舍改造项目按原计划在开学时无法完工,第一时间将有关情况反馈至相关部门,及时调整施工计划,确保开学前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
乳山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全程监督问效制度的实施,促进了民生实事项目的全面推进,民生实事完工率从2017年以来的80%逐步提升至100%,预算执行率也从之前不足80%提升至95%以上,近两年实施的民生实事项目测评满意度均超过95%,有力提升了部门执行力、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代表主体地位,更好发挥了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推动预算监督由程序性向实效性转变
“改变原有只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简单审查的方式,转而开展财政预算编制、执行、审查全过程监督,把牢财政预算‘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评价’三个关口,助力预算审查监督提质增效。”乳山市财政局党组成员、财政管理服务中心主任段君创说。
乳山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李宏飞介绍说,围绕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在扎实做好审查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调整、决算等“规定动作”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开展了项目绩效、预算执行及审计查出问题监督整改等工作,推动预算监督由程序性监督向实效性监督转变。
山东省人大代表、乳山市委书记王大治接受采访时表示,乳山市委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主动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创造条件,全方位支持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创新开展以“同向、同步、同力、同赢”为主要内容的“同行式”监督模式,积极探索民生实事项目、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代表意见建议办理等“全程监督问效制”工作法,组织开展以“仁为已任、达则兼善”为理念的“仁达”公益特色品牌创建活动等,有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