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阳信县烟草专卖局:解锁梨园科技“新密码”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14:47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杨雪

七月流火,果香四溢。

近年来,山东滨州阳信县烟草专卖局(以下简称“阳信县局”)始终将梨农的冷暖挂在心头,把解决梨农的实际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他们以科技创新为纽带,引入先进设备检测,解锁梨园科技“新密码”,用科技力量破解种植难题、提升果品品质,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让科技成果转化为梨农实实在在的收益,托起梨乡振兴的“金色希望”。

实验室里的“夏耘”

清晨六点,梨产业智慧研发中心的实验室已响起仪器运转的低鸣。技术员戴着监测专用手套,将梨农们送来的梨果样本放入新购置的近红外光谱检测仪。“这台仪器能同时分析糖度、酸度和农药残留,过去测三项指标要换三台设备,现在三分钟出全项报告。”他轻点屏幕,梨肉截面的光谱图像在显示器上展开,不同成分以彩色图谱标注,与窗外挂满枝头的金黄鸭梨相映成趣。技术员指着墙角的旧设备苦笑:“去年这会儿,测糖度得把梨榨成汁,用比色管一点点比对,不想让梨农们等待太久,所以急得直跺脚。”

改变始于阳信县局的一次调研,工作人员在走访调研时发现,老旧的手动测糖仪误差超过2度,土壤采样要靠铁锨挖取表层土,梨农们面对果锈病爆发束手无策,这些场景让调研团队一阵揪心。而看着梨农蹲在地里挑拣病果的样子,更是像针一样扎心。阳信县局副局长商玉辉在专题会议上翻开调研笔记说:“咱们必须把科技帮扶落到实处,让梨农手里有‘硬家伙’。”

阳信县局的10万元专项资金到位后,实验室经历了“改头换面”:多功能检测设备陆续安装调试。实验室里,低温保存箱嗡嗡作响,农药残留检测仪高速运转,糖度计在梨汁样本中划出精准的刻度。现在梨农送来的每一份样本,都能得到‘一站式’检测服务。

“最关键的是建立了标准化检测流程,从土壤分析到农药残留检测,再到糖度测定,全链条服务让科技触手可及。”阳信县局综合办公室主任孙文鸿展开墙上的服务流程图,从样本登记到报告生成,每个环节都有二维码追溯。

如今的实验室像个“梨产业医院”:左边操作台摆放着带果锈的病果切片,显微镜下可见病原菌的菌丝;右边的智能培养箱里,不同土壤改良剂的对照实验正在进行。当夕阳透过百叶窗照在检测报告上,那些上升的糖度曲线、下降的病虫害发生率,正化作梨农们增收的希望。

梨园里的“数字农人”

午后的梨园里,阳光透过梨叶洒在检测仪器上。梨农们正用手持糖度仪测量刚摘下的梨果,屏幕显示11.6度。梨农们将检测结果告诉技术员,技术员根据数据库里的历史数据给出建议:“一两周后再测一次,超过12度就可以准备上市销售啦!”

这样的场景,如今在阳信县梨农的梨园里已成常态。阳信县局不仅捐赠设备,更组建了技术服务队,挨家挨户培训仪器使用方法。“刚开始咱不敢用,怕弄坏了金贵设备。”梨农们笑着说,“烟草公司的技术员手把手教,现在俺老伴都会用手机查检测报告了。”

“刚开始觉得这些设备是‘花架子’,直到去年用糖度数据跟收购商谈判,每斤多卖了两毛。”朱富友的老伴如今是村里的“科技宣传员”,她掏出手机展示APP里的“梨农管家”板块,里面有梨产业智慧研发中心的实验室录制的夏季修剪视频,每帧画面都配有技术要点标注。曾经靠天吃饭的老把式,如今每天要对着手机里的“数字农经”研究半晌。

“科技兴农不是一句空话,要让梨农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商玉辉在田间地头调研时说。为了让技术真正下沉,阳信县局还联合农业专家编制了《梨产业科技服务手册》,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解设备使用和数据分析。如今,走在阳信的梨园里,随处可见拿着检测仪器的“数字农夫”,他们的手机里存着检测报告,脑子里装着科学知识,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曾让梨农们头疼的品质难题,如今却因科技赋能逐渐消失。

七月的万亩梨园,科技不仅藏在检测数据里,更长在梨树枝头、甜在梨农心里。阳信县局用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让科技之光照亮梨农的致富路,让乡村振兴的图景在梨乡大地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董丽霞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