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杨雪 徐秀伟
青年兴则企业兴,青年强则企业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山东滨州阳信县烟草专卖局(以下简称“阳信县局”)始终把青年人才培育作为“强基工程”的核心抓手,以“铸魂、赋能、提质”为主线,构建“选育用”全链条培养体系,通过“思想链”铸魂定向、“能力链”赋能提效,让青年员工在实践熔炉中淬炼成长,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筑牢“思想链”:以初心领航,锚定青春航向
“入职第一天,政治导师就和我聊起了青年人的使命担当,那些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故事让我明白,这份工作不仅是谋生手段,更是一份需要用心守护的责任。”阳信县局刚入职不久的青年员工俊凯在日记本上写下这样一段话。这是阳信县局抓实青年思想引领的生动缩影。
阳信县局坚持“思想筑基”先行,将政治教育融入青年成长全周期。建立“青蓝结对·初心课堂”机制,由党支部委员、老党员担任“政治导师”,通过“一对一”谈心谈话、“每月一主题”党史学习、“季度一分享”初心故事会等形式,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通过组织青年员工走进党史纪念馆、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让青年在沉浸式学习中筑牢思想根基。
针对青年员工思维活跃等特点,阳信县局创新推出“微党课+辩论赛”模式,围绕“新时代青年如何传承‘工匠精神’”“数字化转型中青年的担当”等议题组织专题辩论,让青年员工在思想碰撞中明辨是非、坚定方向。“以前觉得政治学习有点枯燥,现在通过辩论不仅理清了思路,更明白了自己在企业发展中的定位。”阳信县局参与辩论赛的青年员工李雪说。
为及时掌握青年员工思想动态,阳信县局专门为每一名青年员工建立了“思想动态台账”,每月收集青年员工在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遇到的困惑和难题,由领导班子成员牵头召开“青年心声座谈会”,现场回应诉求、解决问题。今年以来,已为青年员工解决职业发展规划、技能专业需求等实际问题23件,让青年在被关注、被重视中增强归属感,把思想认同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锻造“能力链”:以实战赋能,练就过硬本领
“这次市场调研多亏了师傅带着我,从如何和零售客户有效沟再到怎样做实做细服务,每一个细节都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刚独立完成市场调研任务的青年客户经理刁鑫磊,对自己的“业务导师”张志刚充满感激。这得益于阳信县局推行的“实战化赋能”培养模式。
阳信县局聚焦“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构建“分层分类+靶向培训”体系。针对新进员工经验不足等问题,开设“基础能力提升营”,通过“3天集中理论+15天岗位跟学+30天独立实操”的“3+15+30”培养周期,覆盖专卖执法、客户服务、综合管理等核心业务模块,配套编写《岗位操作口袋书》《常见问题处置手册》,让青年员工快速上手,不断提升岗位适应能力。
对于有一定工作经验的青年骨干,阳信县局实施“轮岗历练计划”,安排他们到一线不同岗位轮岗,每个岗位历练期不少于3个月,由所在部门负责人担任“成长观察员”,每周记录每名“轮岗员工”的日常表现,每月评估他们的成长进度,及时调整培育方式,发现每名员工的长板强项,为后期定向培育夯实基础。
为让青年员工在“真刀真枪”中锤炼本领,阳信县局依据不同需求搭建“技能比武+课题攻坚”平台。定期举办“青年技能大赛”,设置公文写作、市场服务、安全检查等实操项目,邀请业务骨干担任评委,赛后现场点评、针对性辅导。同时,围绕企业重点工作设立攻关课题,组建“青年攻坚小组”,通过定期专题研讨、经验分享会等活动,把每一名员工发展为“创新工作者”,让“小点子”迸发“大动能”,将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成效。
青年是企业最活跃的细胞,只有让青年成长成才,企业才能永葆生机。下一步,阳信县局将持续优化青年培养机制,让更多青年在企业发展的舞台上绽放光彩,以青春之力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