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传媒职业学院新闻传播系暑期“三下乡”中华文脉传承团奔赴青岛莱西,在辅导员李晓晨、吕学的带领下,以“赓续红色血脉,守护非遗薪火”为主题,开启了一场融合红色教育与非遗技艺的深度寻根之旅。师生团队足迹遍布莱西党史馆、木偶艺术馆、百年面塑馆、马氏巧饼工坊、囍我我花饽饽工坊及建东红色博物馆,在实践中触摸历史脉络,感悟文化力量。
红色印记:感悟改革初心 熔铸信仰力量
在莱西党史馆,农村改革的光辉画卷在珍贵史料前徐徐展开。从破局“三个不适应”的艰难探索,到“三配套”经验的创新实践,再到奠定基层党建里程碑的“莱西会议”,一段段鲜活的奋斗史让学子们深切体悟到基层党组织推动时代变革的坚韧力量,深刻理解了“莱西会议”精神穿越时空的价值回响。走进建东红色博物馆,杨建东馆长以馆藏6000余件文物为经纬,深情讲述峥嵘岁月里的动人故事,让红色信仰在青年心中深深扎根。
非遗新生:指尖技艺跃动 传统焕发活力
非遗工坊内,传承的智慧与青春的灵感碰撞生辉。于马氏巧饼工坊,第六代传承人马秀娥引领学子溯源“莱人善麦”的农耕记忆。从一粒麦种到一块巧饼,成员们亲手揉捏面团,塑成灵动的“小狮子”与“金鱼”,在麦香萦绕中感受省级非遗“马氏巧饼”承载的深厚麦作文化。木偶艺术馆中,第五代传人姜玉涛展示了自西汉“天下第一偶”至今的技艺流变。“举、捻、步”的绝技令人屏息,而实木雕刻向现代中空设计、声光电融合的创新,更让古老木偶焕发时代神采。百年面塑馆内,憨态生肖与潮流IP同台争艳,成员们凝视面团在匠人指尖幻化为形,惊叹于传统面塑拥抱现代的无限可能。囍我我花饽饽工坊则完整呈现了“从麦田到艺术”的旅程,天然染色的面团化身栩栩生灵,学子们沉浸于“以食载艺”的胶东智慧,见证非遗在匠心巧思中绽放新生。
“文化是民族之魂,既要传承红色基因,也需守护民族文脉。”此次莱西之行,学子们不仅被红色历史的精神伟力所震撼,更沉醉于非遗技艺的永恒魅力。他们用脚步丈量、用双手体验,在红色沃土与非遗瑰宝的交织中,肩负起新时代青年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使命,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文化薪火代代相传。(山东传媒职业学院)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