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尉伟 通讯员 赵亚辉 杜菁菁
面对辖区人口密集、警情复杂、警力有限的严峻挑战,济南市公安局历下分局姚家派出所积极落实创新、主动、规范、协同、精细、务实的新警务理念,探索出了“3+1”警力驻点工作模式,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通过科学布警实现了警情的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置。
点位驻警 警力跑在警情前
姚家派出所精准把握辖区特点,将山东财经大学、省妇幼保健院、万象城3个关键点位作为“前沿哨点”,把派出所作为“中枢神经”,形成了“3+1”警力驻点工作模式,每个点位固定配备1车2警力,驻点警力有警出警、无警巡逻,确保一旦有警情发生,民警能够最快速度到达现场。
四个点位的确定,综合考虑了辖区警情分布、地理位置、人口密度等因素,为辖区警务服务打造了四个坚实的支点,实现了警力在"值守点-巡逻线-防控面"的动态流转。这种“点线面”结合的网格化布局,形成了警力资源的最优配置,让警情处置做到“就近接,就快处,就地结”,接警到达时间缩短45%。
姚家派出所在法制大队的帮助下精心起草《自行和解协议书》,现场调解、办结小矛盾、小纠纷,引导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共识,签订《自行和解协议书》,有效避免了矛盾升级和事态扩大。同时,这种现场调解、办结的方式也大大提高了警务工作效率,减少了警力资源的浪费。
省妇幼保健院附近曾发生一起因停车引发的纠纷,双方情绪激动,眼看就要升级为肢体冲突。正在该点位巡逻的民警迅速介入,仅用20分钟就使双方达成和解,并当场签订了《自行和解协议书》。这种将调解工作前置到巡逻处警一线的做法,极大提高了纠纷处理效率,减少了矛盾激化风险,矛盾纠纷类警情现场办结率上升了50%。
科学布警 最大限度发挥民警专业能力
科学合理的警力配置是机制高效运行的关键。姚家派出所根据不同点位的特点和需求,实施差异化布警策略。在山东财经大学、省妇幼保健院、万象城三个人员密集、社情复杂的点位,安排熟悉社区事务、沟通能力强的社区民辅警。他们长期扎根基层,对周边环境、人员情况了如指掌,能够迅速融入群众,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而在派出所点位,则部署治安民警,他们在接处警的同时,专注于案件处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
5月初,辖区内发生一起盗窃案。负责该点位的社区民警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凭借对环境的熟悉,迅速锁定可疑人员范围,并与治安民警联动,仅用3小时就破获案件。这种“社区民警扎根一线、治安民警专业办案”的分工模式,实现了警力的精准投放和专业能力的最大化发挥。
错时调度 平安不打烊
姚家派出所的差异化布警策略不仅体现在警种的合理配置上,还表现在时间的科学安排上。针对不同时间段警情发生的规律,姚家派出所灵活调整警力部署,科学制定执勤排班计划。重点点位执勤时间遵循“朝八晚十二”模式,8点至24点是警情高发时间段,4个关键点位均保持高强度警力部署。同时组织2名经验丰富、身体素质过硬的警力组成夜间服务队,24点至次日5点,对辖区展开不间断巡逻,重点巡查烧烤摊、夜市、KTV以及背街小巷等治安隐患区域。
6月30日,夜间巡逻队在万象城附近背街小巷发现一名形迹可疑人员,立即上前盘查,在其随身携带的背包中发现开锁工具及现金、首饰等物品,随后将其带回所内处置。从发现到消除隐患,整个过程仅用5分钟。这种高强度、不间断的夜间巡逻,结合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的精准布警,让警情得到快速、有效处置,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从网格布点的“精准滴灌”到全时巡处的“立体防控”,从接警处警的“一线运转”到协同作战的“合成攻坚”,姚家派出所“3+1”警力驻点机制,让有限警力在守护平安的征程中发挥无限效能。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