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杜春娜
7月15日上午,济南市召开“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天桥区专场。
天桥区委常委、副区长卫军表示,作为济南市工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地,天桥区聚焦新能源装备、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先进材料三大优势产业,系统推进科技创新资源整合,奋力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赛道。
聚“链”赋能,重塑产业新格局。天桥区通过产业链聚合、创新链耦合、服务链整合,打造“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的全链条创新生态。如在新能源装备领域,以德源电力为链主,吸引输变电设备、变流器等11家上下游企业,推动“研发-制造-销售”无缝衔接;在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领域,以德晟机器人为链主,集聚科亚电子、希润自动化等多家重点企业,加快建设智能制造(机器人)产业园,打造集研发、中试、产业化于一体的机器人产业发展基地;在先进材料领域,依托建邦胶体、银丰纳米等领军企业形成的集群优势,加速强链补链,推动材料技术向高性能、多功能集成、特种应用的高端层级跃升。目前规上工业企业总体年产值已突破170亿元,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聚“创”发力,突破技术新高度。天桥区重点构建创新平台载体,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济南大学科技园、齐鲁轨交路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省、市级以上研发平台近100个,近三年共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263亿元。打造“桥楚英才”人才工作品牌,培养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67人,海右名家领军人才59人,高层次外籍人才40人,形成高水平研发团队。强化关键技术攻关,近两年累计取得重大技术突破14项,授权发明专利539件。其中,建邦胶体不断突破瓶颈,银粉销售市场占有率全国排名前三位;中科卫星(山东)科技集团创造了我国星载SAR领域多个第一;德晟机器人研发的高端智能装备工业母机平台,攻克钢管、冶金行业一大批“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通过持续创新,三大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
聚“服”强基,培强发展新动能。天桥区着力打造“政策+平台+服务”三位一体支持体系,实施“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从2020年的156家增长至现在的582家,高新技术企业更是由2017年的37家发展到现在的461家,创造了8年增加11.5倍的优异成绩。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成立新材料产业创新联盟,吸纳成员单位100余家,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10余个。搭建“天桥金融超市”综合服务平台,涵盖政策申报、银行融资、代理记账、应急转贷、法律服务等多个领域,为山东安可森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济南沃尔菲斯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创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20余家公司解决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等问题,有效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