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琉璃进国博|张立建:传统技艺融合现代美学创作《远山》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14:13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昱 张晓光

近日,“琉光璃彩—淄博琉璃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180余件/套展品展现出淄博琉璃的发展演变和现代艺术,也凸显了淄博琉璃璀璨夺目、美轮美奂的美学价值。

琉璃匠人张立建创作的作品《远山》也在现场,这件作品以琉璃热熔成型技术,将中国山水的哲学意境与当代审美完美融合,是淄博琉璃创新性的突破,更是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活力的生动见证。

张立建介绍,《远山》以山为灵感,采用传统热成型工艺与当代美学相结合的方式制作而成。作品以透明琉璃为基底,内部融入渐变蓝色,通过光的折射与反射,呈现出山峦层叠的立体效果,蓝色的深浅变化仿佛山间的云雾与冰川,赋予作品灵动而深邃的意境。

同时,作品还巧妙提取苏轼《题新林壁》名句“远看成岭侧成峰”的视觉意象,通过抽象化的山形轮廓,赋予固态琉璃以云雾般的飘逸感。特别的是,其主色搭配摒弃了传统琉璃的艳丽,选用静谧的灰与蓝,更贴合当代青年的色彩偏好,在淄博琉璃的冷冽光泽中沉淀出契合现代心灵的深邃意境。

《远山》的背后,是张立建与淄博琉璃相伴三十年的匠人初心。

张立建出生在淄博博山一个与琉璃颇有渊源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传统琉璃技艺的老匠人,创建了一家琉璃作坊。张立建便是在窑炉旁长大,作坊里父亲专注的身影、精准的动作和绚丽多彩的琉璃器物,在幼年的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记忆,来自家庭环境的熏陶,如同无形的种子,在他心中埋下了对琉璃艺术的热爱。1993年,带着对家族技艺的敬仰与个人梦想的追求,张立建正式踏入琉璃行业,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决心将父亲传承的技艺与自己对美的理解熔铸一体。

张立建说:“琉璃是淄博文化的灵魂,当我看到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国博的展厅里的时候,心里感到无比的骄傲,这份骄傲不仅仅来源于我自己,更源于淄博琉璃可以被全国人民看到的欣喜。”

血脉相承,父与子之间技艺的延续,也许正是展现了淄博琉璃技艺能够传承千年的精神底色。

责任编辑:曲惠莹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