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烟台市中心支公司创新救助基金管理机制——将“账上资金”化为“救命活水”

好品金融 10:07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闫明 通讯员李雅囡 崔广勋

日前,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居民聂某某遭遇交通事故,被紧急送往蓬莱市人民医院救治。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烟台市中心支公司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以下简称救助基金)服务专员得知相关消息后,主动介入前往医院查看聂某某伤势和救治情况。当得知伤势严重后续需转至烟台毓璜顶医院继续治疗,且治疗费用较高家庭难以承担时,立即开通救助绿色通道,积极协助家属收集整理相关证明材料,加快救助基金审批流程,先行垫付3.9万元,使聂某某得到及时治疗,且有效缓解了其家庭的经济压力。

据了解,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烟台市中心支公司自2024年9月正式受托管理烟台市救助基金以来,始终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在市公安局、财政局、法院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不断深化与烟台市各级公安部门的协同联动,创新推行“救助基金服务人员参与人伤入院查勘探视”机制,向社会交出了一份有“温度”的民生答卷。仅今年上半年,就实施道路救助250笔,垫付救助资金1918万元。

作为烟台市救助基金的第三方受托管理机构,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烟台市中心支公司始终坚守初心,将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为己任,以机制创新、高效服务、人文关怀为抓手,推动救助基金从“账上资金”转变为“救命活水”,共为数百个交通事故家庭伸出援手,成为港城民生保障的“暖心引擎”。

工作中,该公司将民生保障责任扛在肩头,坚持“能救尽救、应垫尽垫”的原则,协同多部门联动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工作质效。创新推行“救助基金服务人员参与人伤入院查勘探视”机制,并成为全省首批试点单位。该机制深度契合公司“暖心理赔”举措,通过构建“事故发生—伤者入院—主动介入”的极速响应链条,推动救助服务从“被动等待申请”向“主动前置服务”的根本性转变。

所谓“救助基金服务人员参与人伤入院查勘探视”机制,即救助基金服务人员在接到公司理赔部门事故通报后,会同步对接接诊医院,在伤者入院后第一时间抵达病床前开展查勘,现场核实伤情等级、家庭经济状况及责任认定进展,对符合垫付条件的,迅速启动 “即时审核、快速拨付”流程。这一机制形成了 “查勘定损—基金垫付—理赔扣减”的全流程闭环:对确认符合条件的伤者,及时完成救助资金垫付审批;后期涉保案件理赔时,垫付金额直接从保险赔付账户中偿还抵扣,既减轻了财政资金占用压力,也避免了伤者家属二次跑腿。主动介入的服务模式还带来多重民生温度,服务人员在查勘中同步收集伤者需求,协助对接医保报销、法律援助等资源,通过“垫付+帮扶”的组合服务,切实缓解了伤者的资金和相关需求焦虑,让人文关怀贯穿救助全过程,同时提升了公司品牌形象和客户认可与信任度,促进了业务发展。

从政策落地到机制创新,从被动垫付到主动服务,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烟台市中心支公司以金融央企的责任担当,将救助基金打造为民生保障的“安全网”和“连心桥”。在这片充满温情的港城大地上,每一次生命救援的背后,都闪耀着“人民至上”的璀璨光芒。在这片黄渤海之滨,关乎生命尊严的托举,仍在续写新的答卷。

责任编辑:胡晓娟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