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师范学院“青枫”社会实践服务队开展科技助农活动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8:06

以科技力量驱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助力农户增产增效,7月6日至11日,齐鲁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青枫”社会实践服务队在指导教师张伟、张宏熙的带领下,走进济南市章丘区两岸鲁台绿水青山农业大健康科技产业园,以“智汇乡野,科耕未来”为主题,开展科技助农实践活动。团队聚焦“三农”发展,带着专业知识与青春热情,将课堂理论融入田间地头,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图为团队合影

探园筑基,知行合一启新程

“青枫”社会实践服务队循着科技产业园发展脉络,探究氢水农业、数智农业创新成果。队员亲身体验葡萄套袋、田间杂草智能清除等劳作,理解科技对种植流程的优化作用,将科技农业理念融入实践,将“纸上谈兵”转化为“躬身实践”,为今后运用科技力量服务农业发展积蓄能量。团队借助专业设备对不同种蔬菜大棚内的土壤酸碱度、空气湿度等环境因素开展检测,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建立蔬菜生长环境需求模型,总结适应规律,形成检测分析报告,为种植户提供科学种植方案与环境调控建议,助力提升蔬菜种植的科学性与产量品质,推动农业科学发展。

图为队员们进行葡萄套袋作业场景

图为队员们开展土壤检测采样工作

科技深耕,研学并进拓视野

实践期间,团队聚焦园区特色产业,以深化科技助农认知为目标,积极投身专业知识学习与前沿技术交流。通过聆听专家讲座与深度讲解,为科技助农实践积累理论思路与技术方向。此外,团队专程参观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齐鲁中科现代微生物技术研究院,近距离观察经微生物技术干预后展现出更强抗逆性的特色植物,详细了解智能化农业机械的运作机制及收成率监测系统的技术原理,直观感受数智农业从种植到收获的全链条科技应用,开展“揭榜攻关”式学习实践,并结合生物科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为精准助力“三农”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科技视角与实践路径。

图为队员们聆听前沿农业技术讲座

图为队员们学习大豆种质资源保存与管理场景

青春助力,科普直播兴乡村

乡村振兴需聚力,人才先行方致远。团队成员既是技术的传播者,更是创意的践行者,以短视频、直播和vlog为桥梁,用新颖的形式、接地气的表达,让农业知识焕发新的活力,也让大众得以窥见乡村振兴背后的奋斗身影。团队深入田间,将农业知识制成生动短视频,针对特色农作物,制作全流程科普内容,融入方言解说与趣味字幕,贴近农民习惯。团队成员通过每日vlog记录工作心得,分享农业科普思考与振兴初心。团队成员化身“科普主播”,直播分享技术、解答难题,带观众“云游”科技产业园区,展示无人机施肥、智能大棚等设备,助推产业升级,以科技与青春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

图为“青枫”社会实践服务队进行科普直播现场

图为利用官方账号发布科普小短剧及队员每日vlog

协同共建,校地联动谱新篇

依托本次三下乡活动,齐鲁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与人才优势,精准对接两岸鲁台青山绿水农业大健康科技产业园的科技需求。联动校内科研团队,围绕科技方向展示成果与规划,推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产学研”长效科技合作。合作聚焦共建科创基地、技术攻关、培养科技人才及共享资源,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推动校企科技合作迈入新阶段,为科技助农、服务“三农”搭建长效平台,注入农业现代化科技动力。

图为双方举行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基地、“青枫”社会实践服务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队员们最美的青春模样是“书卷气和泥土味并存,把地种出了科技范儿”,齐鲁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青枫”服务队在实践中汇聚青春力量,将时代使命与个人成长熔铸起来,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真正读懂了“三农”发展的脉搏与需求,让科技助农的种子在这片沃土上持续扎根、抽枝展叶,结出更多振兴硕果,为“三农”发展撑起一片浓荫。

(来源:齐鲁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责任编辑:王凯教育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