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杜春娜
编者按:近年来,济南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聚焦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扎实推进“双报到”工作,取得了重要实践成果。为持续推动“双报到”工作走深走实,济南市直机关工委联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推出《“双报到”办实事》专题,走进系列优秀实事项目,深入挖掘其中的故事。
近年来,济南市法院推出司法助民“大篷车”,通过“大篷车”一车统揽、一站集成各业务庭室力量,定期深入“双报到”社区企业学校,主动提供“菜单式”“融合式”“立体式”法治便民惠企服务。“大篷车”启动以来,累计出动400余人次,开展活动50余场,覆盖80余个社区和企业,累计解答各类咨询16300余人次。
变“坐等进门”为“送法上门”。济南市法院坚持“民呼我应”“民忧我解”,采取登门问需、上门定制等方式,通过便捷高效的司法助民“大篷车”,主动将服务阵地搬到街头巷尾和企业门口,精心打造流动的“诉讼服务大超市”“定分止争门诊部”,变“你进门”为“我上门”,用党员干警“多跑腿”换来企业群众“少跑路”。
转“工作要求”为“群众需求”。济南市法院31个党支部按照“双报到”要求,与街道辖区实行全覆盖、点对点对接,聚焦“社区所急、群众所需、企业所盼、自身所能”,深入了解社区企业学校法治需求,针对劳动争议、养老诈骗、校园欺凌等社会关注问题,现场提供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精准便民惠企“更走心”。
化“阶段成效”为“常态长效”。济南市法院坚持把功夫下在“常”“长”,在内容上不搞“一锅煮”,将司法助民“大篷车”进一步细化为“法润民心”“法治暖企”“法护幼童”等子品牌;时间上根据群众需求随时安排;力量上适时组织相关人员“小股出击”,为辖区企业群众常态化提供“订单式”服务,营造司法惠企便民“新常态”。
司法助民“大篷车”作为移动的综合性法律服务站,关注民生、贴近民意、接近地气,不断赢得居民企业“点赞”。党员干警在近距离服务群众中,也逐步将“双报到”由“任务式”联系转换为“情感式”融入,与辖区共同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对基层治理、营商环境的改善起到了良性助力效果。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