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唯二!“威海经验”亮相人社部社保业务骨干培训班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10:47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

为加快社保经办数智化改革,人社部于7月7日至7月11日在东莞举办社保经办系统业务骨干培训班。威海市作为全国仅有的两个受邀分享经验的地级市之一,在培训班上详细介绍了工伤保险智能服务的创新实践,为全国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智能化场景建设路径。 

近年来,威海市以“深化一体化、发展数字化、迈向智能化”为目标贯穿社保服务建设始终,多次获评全国典型案例和创新应用场景。今年,我市在全国首创工伤保险全链条智慧服务新模式,为企业群众提供更规范、更智能、更高效的社保服务。

打造智慧架构

1.构建工伤全量数据库。整合工伤核心业务数据、政策法规、业务标准、典型案例等资源,梳理6大类742条业务规则,构建“数据源、知识源、规则源”三位一体的全量数据库,为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提供海量资源。

2.训练工伤全链条数智大脑。基于DeepSeek等大模型进行工伤专项训练,融合RAG、OCR等技术,打造具备票据识别、案例匹配、合规甄别等10余项核心AI能力的工伤专用“数智大脑”,经过模型持续训练优化,能够有效辅助工伤业务经办。

3.畅通工伤经办多元服务渠道。在省级统筹基础上,绘制34项业务流程图,推动工伤经办业务重塑、数据共享;构建“社保窗口、医院窗口、自助终端、网上平台、手机APP”五端协同服务网络;核心功能内网部署,重要数据加密管理,强化安全保障。

突出数智赋能

1.智能辅助经办。采用“AI建议+专家复核”模式,智能辅助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康复管理等,助力经办人员提升审核精度,工作效率与公平性提升50%以上。

2.智能辅助审核。建立智能审核规则库与伤病分离、医疗合规模型,结合联网结算、电子票据共享、OCR识别等技术,智能识别不合规费用,报销周期从12个月缩至1个月。

3.线上电子送达。对相关工伤文书加盖电子签章即时推送,支持电子签名后自动生成送达回证,超期未签收实行外呼提醒,送达成本降低90%以上。

4.智能辅助决策。整合工伤全流程数据,构建多维统计分析模型,为企业、工伤职工、工伤定点医疗机构进行360度精准画像。依托大数据分析区域、行业、企业工伤特点,生成全市工伤预防热力图,实施四色分级管理,服务科学决策。

优化办事体验

1.聚焦高效服务,将工伤经办业务整合为“一件事”,办事环节从16个精简至9个,提交材料从13份减少至6份,平均办事效率提高90%以上。

2.聚焦减负增效,年均减少纸质填表1.88万份,减少提交材料2.98万份,群众办事少跑腿4.5万人次。普通工伤认定周期由1个月提速至最快15天,劳动能力鉴定周期由3个月提速至1个月。

3.聚焦风控安全,通过植入129项事中、事后智能监管规则,精准预警、核查疑点数据,实现基金风险早发现、早处置,确保工伤保险基金规范安全运行。

责任编辑:范华栋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